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部门关于做好1996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6:31:51   浏览:849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部门关于做好1996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军委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部门关于做好1996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大军区、省军区、集团军,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武警部队: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劳动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1996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把军队转业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热情欢迎,妥善安置,认真培训,合理使用。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拒绝接收转业干部。广大转业干部要发
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体谅国家和地方的困难,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分配,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和实行责任制;大力加强宣传教育,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创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认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努力解决好转业干部的实际困难。军地双方要互相支持,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安置工作。
今年安置工作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各大单位要认真作出总结,分别报送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和总政治部。

关于做好1996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中央军委:
1995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军队各级组织积极努力,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大家共同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置政策,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安置任务,42000余名转业干部和19000余名随调
随迁家属得到了妥善安置。
1996年,军队(含武警部队)将有近44000名干部转业地方工作。今年是实现“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安置好这批军队转业干部,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军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军转安置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
议精神,用江泽民、李鹏同志1994年《致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的贺信》精神统一思想,继续把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继续执行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继续把师团职转业干部作为安置重点。同时,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
新路子。为了完成好今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执行现行的各项安置政策。有关转业干部的接收条件、安置去向、工作分配、师团职干部职务安排、住房、工资待遇、配偶子女安置及安置转业干部所需增加的工资总额、编制、增干指标等,均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
关于做好1995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995〕5号)执行。
二、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解决好难点问题。继续把师团职转业干部作为安置重点,切实落实好他们的工作、职务和政治、生活待遇等问题;加强对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改进培训办法,提高培训质量,为他们尽快适应地方工作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努力解决转业干部住房
问题,把转业干部的住房纳入国家“安居工程”和“经济实用房”规划,统筹安排并予优先解决,同时继续搞好转业干部住房改革试点工作。
三、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今年军队转业干部的行政事业费标准,具体数额由财政部按规定标准拨发。建房补助费、培训费的标准和划拨办法,仍按中办发〔1995〕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对各项安置经费,要认真管好用好,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四、大力加强军转宣传工作。进一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安置工作方针、政策和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先进经验,为安置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研究解决军转安置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推进军转工作改革,加快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军转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六、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地方各级组织、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安排好转业干部及随调家属的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各地的直属单位要支持地方的工作,积极完成安置任务。军队各级组织要加强对转业干部的思想教育。广大转业干
部要服从大局需要,体谅国家困难,听从组织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各级组织、人事、军转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军队建设服务的思想,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政策,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切实保证安置任务的完成

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于今年7月底以前做好转业干部的分配工作并发完报到通知,整个安置工作于8月底基本结束。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军以上单位遵照执行。



1996年4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的通知

铁道部


铁建设〔2006〕157号



关于印发《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鼓励勘察设计单位贯

彻铁路建设新理念,提高铁路工程的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铁道部修订了《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现予印发,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01年8月印发的《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铁建设函〔2001〕274号)同时废止。

本办法第九条关于不得申报优秀勘察设计奖的条件,第一款“工程投资超可研投资10%的项目”,是指2006年1月1日起批复可研的项目。2006年1月1日前批复可研的项目,工程投资超批复概算的,不得申报优秀勘察设计奖。





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铁路建设技术水平,鼓励广大勘察设计人员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积极开发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努力创出质量优、水平高、效益好的工程勘察设计成果,依据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的评选。

第三条 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应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 铁路工程优秀勘察奖、优秀设计奖分别设一、二、三等奖,每年评选一次。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凡具有与申报项目相应的工程勘察资质、铁路工程设计资质(包括可从事铁路工程设计的其他设计资质)的单位均可申报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

第六条 申报项目必须是竣工验收合格,并经至少一年以上运营检验的项目。

申报项目必须是本单位评选出的优秀勘察设计项目。

第七条 申报优秀勘察奖项目的规模:

(一)工程测量为50公里以上线路,编组站;

(二)岩土工程为地质条件复杂的线路,区段站(含)以上站场,特大桥,深水桥,3公里以上隧道,单体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及以上车站站房,大型不良地质或特殊地质工点;

(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水源工程;

(四)规模较小,但技术难度大、有特色的勘察成果。

第八条 申报优秀设计奖项目的规模:

(一)综合工程

1.新建铁路正线长度不少于50公里,改建铁路正线长度不少于100公里,对长大干线进行总体设计评奖。

2.新建或改建规模在50%以上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区段站、客运站、动车段。

(二)单项工程

1.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大桥、特大桥、深水桥、墩高60米以上高桥。

2.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度3公里以上隧道。

3.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特殊设计路基工程。

4.单体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及以上的车站站房。

5.新建或改建规模在50%以上的机务段、车辆段。

6.采用新技术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及信息系统。

7.规模较小,但在技术创新方面成绩显著的项目。

第九条 下列项目不得申报优秀勘察设计奖:

(一)工程投资超可研投资10%的项目;

(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重大事故且与设计单位有关的项目。



第三章 评选标准



第十条 优秀勘察奖评选标准:

(一)勘察资料齐全,深度和精度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满足设计需要,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与勘察成果基本一致。

(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和勘探新技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及场地、环境基础资料。

(三)勘察方法和手段选用适当,有所创新,在解决关键勘察问题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特色。

(四)勘察成果对保证设计质量和工程效益有显著作用。

(五)一等奖应具备技术难度大,有突出创新,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二等奖应具备技术难度较大,有创新,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等奖应具备一定技术难度,有创新,技术上达到路内先进水平。

第十一条 优秀设计奖评选标准:

(一)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和铁路技术政策,合理采用技术标准规范。

(三)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优化设计,强化保证运输安全、提高运输能力的措施。

(四)在技术经济比选、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成效突出,经实践检验,设计成果满足建设和运营要求,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五)采用的工艺、设备、材料和结构技术先进,选型合理,符合国情、路情。

(六)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和深度符合要求,设计手段先进。

(七)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复概算之内,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水土保持、节能、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八)一等奖应在原始创新方面有突出成就,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二等奖应在集成创新方面有突出成就,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等奖应在设计方法方面有所创新,技术上达到路内先进水平。



第四章 申 报



第十二条 申报项目可由申报单位直接报送,也可由申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报送。

第十三条 优秀勘察设计奖可按整个项目申报,也可按子项目单独申报(包括长大干线的分段工程);按整个项目申报时,其子项目原则上不再另行申报。

第十四条 申报材料的内容:

(一)勘察项目

1.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2.申报表(附件1);

3.勘察报告书及相关资料;

4.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书面评价意见;

5.必要时报送反映项目情况的声像资料。

(二)设计项目

1.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2.申报表(附件2);

3.设计说明、主要图件及相关资料;

4.由建设单位出具的项目批复概算执行情况;

5.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运营管理、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的书面评价意见;

6. 必要时报送反映项目情况的声像资料。

第十五条 对出具项目评价意见的部门要求:

(一)建设部门对申报项目的评价意见由建设单位出具。

(二)运营管理部门的评价意见由铁路局相关业务处出具。

(三)施工部门的评价意见由施工企业出具。

(四)监理部门的评价意见由监理企业出具。

(五)设计部门对勘察项目的评价意见由设计单位出具。

第十六条 申报表中应详细说明项目的申报理由,达到同期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附由省部级科技情报部门出具的相关检索资料。

第十七条 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于每年8月底前送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文字材料用纸统一采用A4型。





第五章 评 选



第十八条 铁道部成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审领导小组,由建设管理司、运输局、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及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建设管理司。

第十九条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具体承办与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有关的申报受理、申报条件审核、组织专家评审等基础性工作。

第二十条 评选程序:

(一)申报材料由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进行合规性审核;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由评审专家按照评选标准、结合有关部门对项目的评价意见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实地考查;

(三)对拟评一等奖的项目,由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就其主要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国内领先或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论证,提出专家意见;

(四)铁道部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审领导小组评审;

(五)铁道部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审领导小组评审结果经铁道部批准后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评审专家根据申报项目情况选聘。评审专家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掌握本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专业技术精湛,作风正派,并实行回避制度。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二条 获铁路工程优秀勘察、优秀设计奖的单位,由铁道部颁发奖牌。

获奖项目单位应对主要勘察设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项目申报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评选时发现弄虚作假的,取消该项目参评资格,通报批评;获奖后发现的,撤销奖励,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单位一年参评资格。

第二十四条 项目获奖后,发现因勘察设计责任造成项目重大安全隐患或工程质量问题的,撤销奖励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01年8月发布的《铁路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铁建设函〔2001〕274号)同时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消费税纳税申报资料,加强消费税管理的基础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烟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酒及酒精消费税纳税申报表》、《成品油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小汽车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其他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见附件,以下统一称申报表),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根据附件式样自行印制(附件1中的附4《卷烟销售明细表》电子表样请自税务总局FTP服务器"/LOCAL/流转税司/消费税处"下载)。
  二、申报表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可就推广使用申报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申报表自2008年4月份办理税款所属期为3月份的消费税纳税申报时启用。原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于2008年6月30日起停止使用。各地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税务总局(流转税管理司)。
  
  附件:1.烟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2.酒及酒精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3.成品油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4.小汽车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5.其他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